目 录
馆陶戴氏家谱序... 1
谱 序... 4
家谱编委会... 8
前 言... 10
馆陶戴氏地址、堂号、族联... 12
戴氏字辈谱... 13
凡 例... 17
第一篇 世系志.. 19
第1章 世系志... 20
第二篇 祭祖志.. 65
第2章 先祖墓谱... 66
第3章 祭祖记... 69
第4章 祭祖人员... 71
第5章 祭祖捐款... 76
第三篇 职务志.. 78
第6章 党内任职... 79
第7章 行政任职... 81
第四篇 人物志.. 85
第8章 人物志... 86
第五篇 杂录志.. 96
第9章 杂录志... 97
第六篇 从业志.. 116
第10章 升入大中专人员... 117
第11章 参军人员... 119
第12章 在外务工经商人员... 120
第七篇 公益志.. 122
第13章 公益志... 123
第八篇 溯源志.. 127
第14章 家训、族规... 128
第15章 戴氏溯源... 136
第16章 大槐树移民... 139
后 记... 146
国兴修史,方兴修志,家兴修谱。2005年新春,族人团拜祭祖,皆议族众无谱,尤为憾事,嘱托立言书典,以承前者,昭示后人。此任重于泰山,却属吾辈己任,义不容辞,遂不避浅陋,作抛砖之言,以励来者。
考吾戴氏,本轩辕黄帝之后,为帝王之家、圣贤之家。帝喾高辛氏妃简狄生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成汤伐桀有天下,都于亳,商兴六百载,至帝乙三子:长启、次仲衍,三受德(纣),受德以嫡立,封启于微国。纣无道周武王灭之,立其子武庚于殷之故圩,封启于宋,及后成王以殷衅杀武庚,微子启为上公尹,统承先王之业。宋十一世君扌为,励精图治,万民拥戴,周宣王赐谥曰戴,史称宋戴公,其子武公司空,以王父谥为氏,遂以戴为姓,中华始有戴姓,尊宋戴公为戴氏一世祖,亦黄帝四十二世裔。此后戴氏多为卿士大夫,周末宋亡于齐。前秦集居豫东,首形谯郡(今安徽亳州);西汉避战乱,一支再形广陵郡(今江苏扬州);一支又形济会郡(今山东东平); 一支再形清阳郡(今河北清河)。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原烽火迭起,分居江浙鄂皖,盛唐再迁闽湘晋陕,宋元再入广东台湾,明清民国,遍及九洲海外。今之戴氏,近2万姓氏中,居华人54位,口五百余万。
馆陶戴氏,人口众多,才俊辈出,乡之望族。原系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居于此,愈六百载。忆先人随军至此安屯,居古城之侧,务农经商守业,称颂乡里。清咸丰长毛之乱,典章尽毁,谱牒失传,世系中断。惟以祖父东省立祖,再立新章;四世祖鹏林,陶城儒商,市衢铺舍,乐善好施,行善举独修普萨堂;六世祖润芝,文功武治,科试双举,名扬四方,祖母轩氏,传粉皮制作技艺,迄今不衰;民国初,七世祖书梅,守田务农,再迁闫庄;八世祖作法,精通中医,服务乡里;建国后,戴庄村农业蒸蒸日上,独树馆陶县旗帜,十世祖兴礼,1951年获河北省农业劳动模范。近年来,戴氏家族科第联翩,或仕途通达,造福一方;或术攻专业,成就斐然;或商海畅游,颇有建树。仕农工商,星罗各地,各擅其名,为乡闾称颂。
树高百丈生于根,水流万里始于源。家之有谱方能辨昭穆,明亲疏。戴氏立姓有百世,2700余载,岁月更迭,沧海桑田,缺失谱牒,究其缘由,一则社会动荡,再则族人失记,三则自然灾祥。今有所记亦族人凭记忆所叙,实则濒于失传。缅怀祖业,弘扬家风,凝重亲情,传递火计。使人人亲其亲,长其长,慎终以追远,数典不忘祖,家齐治国兴业,扬我乡帮文化。因此再篡新谱,追本溯源,昭彰祖德,亦以昭告后人。
祖宗欲垂范于来者,必先敦品而立行;子孙欲无愧于祖宗,必修身而精进。戴氏后世守其此谱者,其勿忘教孝之意,务必恪守忠厚家风,践行济世之道。
是为序。
岁在2009年3月20日农历己丑仲春
馆陶戴氏家谱主修
十一世孙敬仁拜撰
|